塞上青城“粮”满仓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分公司以“两法”激活农业产业链发展
丁志霖 王圆圆2025-11-19来源:中国邮政报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分公司以“两法”为驱动,联合塞北粮仓公司创新打造邮企协同模式。该分公司运用“数字网格靶向法”,将塞北粮仓公司的社区门店纳入网格管理,形成“网点+门店+网格”服务矩阵,把优质农产品精准送达社区;运用“客户清单靶向法”,梳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清单,挖掘合作机会,实现从“服务单个主体”到“激活整个链条”的跨越。同时,在线下商圈打造融合邮政多元业务的繁荣生态,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11月11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启航路的邮政智慧云仓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将“塞北粮仓”等内蒙古优质粮油品牌产品打包装进“惠农箱”,再装车发往北京、江苏、广州等多地商超。与此同时,商流团队将内蒙古塞北粮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塞北粮仓公司”)的“慢面粉”送到和林县新民街邮政支局。作为该支局近期社区团购的主打产品,这款产品受到老百姓的广泛好评。“‘慢面粉’口感很好,我的邮政积分差不多都用来兑换它了。下次如果有塞北粮仓公司的其他产品,我也要换回去尝尝。”客户张阿姨乐呵呵地说。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邮政分公司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运用“数字网格靶向法”与“客户清单靶向法”,与塞北粮仓公司合作,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链式开发,将生态场景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截至10月底,呼和浩特市分公司不仅助力塞北粮仓公司成为区域级农业标杆主体,更实现了农产品销售额2300万元,规模及完成进度居全区邮政首位。20项服务乡村振兴指标中已有16项达标,以邮企协同之力,在青城大地上铺就一条产业兴旺、多方共赢的发展之路。

  精准“聚点” 嵌入民生场景

  “依托‘数字网格靶向法’,我们把服务精准送到居民家门口,既满足百姓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也让邮政服务更有温度。”呼和浩特市分公司副总经理苏和介绍说。为打通服务社区居民的“最后一米”,该分公司敏锐洞察到塞北粮仓公司的渠道和资源优势,将其作为延伸服务触角、拓宽服务渠道、精准对接社区居民需求的合作伙伴。根据双方合作路线图,塞北粮仓公司20余个中高端社区门店被纳入邮政网格化管理,按照就近原则划分至4个城区分公司,由9个核心网点网格长分片包干,构建起“网点+门店+网格”的服务矩阵。

  通过与塞北粮仓公司共建共享客户服务群组,结合CRM系统和居民日常消费习惯分析消费偏好与金融需求,呼和浩特市分公司不断整合优化资源、调整服务策略,实现点式聚焦、靶向赋能。亲亲尚城店的网格化服务营销实践,为深耕堡垒社区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样本。兴安北路财富中心网点编制的“两法”营销口诀,是基层创新实践的生动写照:“三横四纵兴安旺,美食娱乐心欢畅。邮商联盟货满堂,共创繁荣新气象。”担任网格长的贺茂林指着网点墙上的“两法”作战图介绍,团队每月对“塞北邮礼 惠享社区”会员日活动进行复盘优化,使服务更贴合居民需求。

  精准服务换来了亮眼成果。目前,呼和浩特市分公司已完成10个重点社区的网格化布局,邮政与塞北粮仓公司联手开展的活动宣传海报在店铺内随处可见。不到两个月,通过会员日活动显著拉动了邮政储蓄、理财、保险等业务的增长,在短时间内实现千万元级资金沉淀,客户转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真正将邮政服务的温度转化为业务发展的深度,实现民生需求与邮政业务的同频共振。

  深度“链合” 贯通产业上下游

  如果说“数字网格靶向法”夯实了客户基础,那么“客户清单靶向法”则让呼和浩特市分公司在产业链开发上实现了突破。“‘客户清单靶向法’让我们跳出单一合作模式,从产业链视角挖掘服务潜力,实现从‘服务单个主体’到‘激活整个链条’的跨越。”呼和浩特市分公司市场部(服务乡村振兴办)负责人马静表示。通过建立分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清单,该分公司按月梳理塞北粮仓公司上下游企业信息,精准锁定合作机遇。

  基于对客户清单的深度分析,呼和浩特市分公司成功挖掘塞北粮仓公司关联企业的需求与潜力。在今年“919”邮政农品节期间,爆款产品策划进一步推进了“邮粮”合作深度,激发塞北粮仓公司上下游企业与邮政合作的浓厚兴趣。从解决合作伙伴产品销售和资金管理需求入手,呼和浩特市分公司以集品牌背书、渠道拓展、金融服务、物流保障和数据赋能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赢得客户信任,预计年内可实现对公存款1000万元;同时,将寄递服务嵌入塞北粮仓公司门店及云仓,日均收投邮件200余件,预计新增寄递收入10万元。

  “邮政不仅是合作伙伴,更是产业链发展的‘助推器’。”塞北粮仓公司邮政业务负责人魏经理深有感触地说,“从拓展销售渠道到整合供应链资源,邮政的全方位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农业经营主体轻装上阵闯市场。”

  为保障“两法”应用及服务落地见效,呼和浩特市分公司将49名市、县两级地推团队成员的绩效与乡村振兴指标直接挂钩,设立12项重点指标奖励规则,组织开展“粮仓邮礼 惠享社区”竞赛活动,激励员工在网格化营销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发中创新实践,推动服务提质。“考核‘指挥棒’让大家干事有方向、奋进有动力,基层网点的创新活力被充分激发。”呼和浩特市分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李永利说。

  全面“拓面” 升级服务生态

  走进呼和浩特市鼓楼商圈的邮政特色展销中心,内蒙古12个盟(市)的优质农产品琳琅满目,直播带货区、寄递服务台等功能区布局有序。这个占地200平方米的空间已开张数月,是呼和浩特市分公司与塞北粮仓公司深化合作的标志性场景。“在这里,顾客不仅能买到全区各地的优质农产品,还能享受便捷的邮政金融服务和寄递服务。”店长指着身旁整齐摆放的展架介绍,“这些将同步打造为邮政金融权益展示区,让客户在购物之余了解邮政的多元服务,实现双向引流。”

  与此同时,场景融合的触角正由点拓面,不断延伸。在人民路支局结对的电力家园社区,一场由邮政、药企、粮企联合举办的服务乡村振兴主题活动人气高涨。网点负责人王丹向闻讯而来的居民讲解金融服务方案,她介绍说:“我们根据网格化服务收集到的客户需求,整合网点和周边的商业资源,定期开展活动,让服务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上门’。”

  从社区门店到商圈展厅,从单一服务到多元协同,呼和浩特市分公司以“两法”为抓手,以场景融合为发力点,构建起“线上线下联动、金融寄递协同”的服务生态。“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两法’应用,把这一模式复制推广至更多农业龙头企业。”呼和浩特市分公司总经理张丽娜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邮农融合,为乡村振兴贡献邮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