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邮政分公司今年高度聚焦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践行“金融为民”宗旨的重要抓手和关键切入点,贯彻落实“聚焦数字风控,实现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要求,把消保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通过“三项机制”推动投诉治理向事前预警、精准处置转变。1—7月,全省邮政保险理财类投诉同比减少240件,压降量列全国邮政第一;上半年万张保单投诉发生率为全国邮政最低。
建立红黄蓝投诉分级响应机制。江苏邮政根据客户投诉来源、是否重复或升级投诉等维度,建立红黄蓝三色投诉管控机制,在明确网点负责人是投诉处理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强化各级领导人员在投诉处理中的管理责任,落实投诉“双责任人制”,实施“四必做、五一定”投诉处理工作法。其中,“四必做”为每日必上报客户异议情况,必建立退保台账,复杂投诉必寻求上级支撑,每日必查网点投诉公示牌内容。“五一定”为服务态度一定要好,学会倾听,了解客户的真正诉求;处理速度一定要快,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子女退保一定重视,子女代退保投诉要立即处理,速战速决;联系方式一定告知,确保客户在咨询时能联系到网点;处理进度一定反馈,防止退保到账时间较长引发重复投诉。
建立业务质态预警机制。针对投诉溯源分析中发现的客户交费能力不足、资产配置不合理等情况,江苏邮政开发了业务销售质态预警系统,已上线6个预警模型,包括保险误导销售预警、保险超龄预警、基金超龄申购预警、基金大额申购预警、基金短期申赎预警和理财销售预警。江苏邮政制定了预警核查流程,由县邮政分公司负责组织实施核查复核,市邮政分公司负责审核质量,省分公司负责对预警高发机构通过监控录像“日复盘”进行抽查,对存在“应发现未发现”等问题的,除问责核查责任人外,还要追究管理责任。1—7月,该分公司已累计预警13490笔,有效发现了业务销售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实现了风险的早发现、早处置。
建立失效保单清理机制。失效保单不仅会造成客户本金损失、推高企业处置成本,还暗藏违规销售隐患,极易引发客户投诉。江苏邮政制定了失效保单全流程处置化解方案。一是制定失效保单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分工、处置原则等,构建失效保单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二是开展专项清理活动,通过洽谈减免复效费用、动态绩效考评强化过程管控等举措,聚焦有资产客户、高定价保单、低成本复效单三类重点客户,靶向推进处置工作;三是开发失效保单管理系统,实现从清单下发、处置反馈到分级审批、成效评估的全流程系统化闭环跟踪。目前,全省邮政已累计处置失效保单1.55万件,处置率达73.3%。其中复效保单占比59%,为企业节约处置成本超7000万元,客户投诉量显著下降,消保与合规风险得到有效管控。